足迹
穿越大唐会仙术的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531章 李世民的信(第1页)

一个时辰后李慎带着党仁弘就回到了自己的营地,李慎叫人把党仁弘带到自己的大帐内,“铁牛给广都公松绑。”广都公是党仁弘的封号,只不过这个国公的封号也叫不了多久了。侍卫上前帮党仁弘松绑,党仁弘活动了一下手脚,看着前方的李慎,又看了看李慎身边的铁牛,李慎给他松绑看似大度无私,其实根本就不怕他有什么诡计,这是李慎在向他展示实力。就李慎身边的几个侍卫,轻易就可以将党仁弘剁成肉泥。更别说旁边还站着个傻大个,这么大一个肉盾,一波箭羽都扎不透。“来,广都公,坐下喝茶。”李慎举手示意给党仁弘倒茶。“多谢王爷。”“广都公,你也算是开国的功臣了,你怎么能沦落到如此地步呢?”李慎喝了一口茶,“纪王殿下,你虽然聪慧,但也年少,很多事情不说也罢,成王败寇,你既然把我擒下,那就是有了十足的证据,要杀要剐悉听尊便,只可惜我连累了家眷。”党仁弘也认命了,“党仁弘接旨~~”李慎也没有说什么,而是拿出了临行时李世民给他的书信。其实不是圣旨,不过李慎觉得只要是李世民写的就是圣旨,他也没有看过内容,所以就照圣旨宣读。党仁弘一愣,然后立刻站起身,三跪九叩,跪迎圣旨,按照唐律规定,唐初下降圣旨一切文官武将,必须行三跪九叩礼仪。跪拜圣旨是唐朝时代一种特有的尊重皇权的方式。是尊重皇权和体现臣子的忠诚和服从。李慎展开书信,这是李世民写给党仁弘的信。内容也比较简单,李慎用李世民的口吻开始念了第一句:“党仁弘,你好让朕伤心啊!”一句话就使党仁弘老泪纵横,一个头磕到地上哭着道:“陛下,老臣错了,老臣知道错了~~~”李慎被他哭的也有些心酸,他能感受到他爹问出这句话时候的心情,自己的老伙计居然做出这等事情,怎能不让他爹伤心。他也能看出党仁弘痛哭也是出于真心,眼泪止不住的流,这里面有对李世民的愧疚,也有对自己的愧疚。“从太原起义开始,我们死了多少人,流了多少血,不就是因为朝廷不像朝廷,百姓不像百姓吗。现在你的所作所为,与暴隋有什么区别?”李慎继续念道,党仁弘又磕了一个头:“臣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一层,但想的是九死一生活下来,就应该好好享受,看着朝廷的俸禄不够用,就……”越说声音越小,到最后说不下去了。“党仁弘,你竟然如此不顾国法,为所欲为,作为朝廷的命官,祸害百姓,贪赃枉法,你死有余辜。只是你党仁弘一家,为了我李唐的江山社稷,有两个儿子死在战场。你大儿子死于薛举之战。我们中了埋伏,薛举的排箭第一个穿透你的大儿子。满身的箭杆,竟有十几枝。你趴在儿子的尸体上,用舌头舔干儿子脸上的血。转身上马,又去冲杀。武德五年,洛阳城下,我们与王世充拼杀,你抱着受伤的儿子来到朕的面前,胸部被长矛刺穿,奄奄一息。朕接过他,你依然没有说话,继续冲杀。老二在朕怀里,声音断断续续地说:‘不能尽孝了,要朕照顾他父亲。’朕答应了他。他就死在朕的怀里啊。两个孩子,为了大唐的江山死了,党仁弘这些你难道都忘记了么?可是如今,你竟然罔顾国法,祸害百姓,这是死罪,你对得起你的两个儿子么?我李世民,战场上杀人无数,可是对于你党仁弘,朕真是不忍啊。”李慎一口气把李世民的话都念了出来,而且口气跟他爹一模一样,而党仁弘此时已经泣不成声,瘫软在地。李世民的话戳中了他多年来最柔弱的地方,他战死的两个儿子,虽然如今他已经有后了,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却是他的骄傲,也是他的痛。好一会党仁弘才缓过来一点,就不住一边磕头一边哭诉:“老臣愧对陛下,愧对大唐,也愧对我那可怜的孩子,臣有罪,臣该死,臣该死啊~~”“来人,去把本王的鞭子拿来。”李慎站起吩咐道。然后走到党仁弘面前,把信递给他。“党仁弘,接下来的话,你自己看吧。”下面的信息不方便说出来,也是不能外传的东西,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。党仁弘勉强直起身,但依旧跪着接过李慎递过来的信。内容是:若不是朕提前知道你的罪行,若是传到长安,你必死无疑,朕不想杀你,为了你的两个儿子,所以朕派朕的儿子去救你,也算是还了你家二郎的遗愿。朕放你们全家一条生路,你贬为庶人,发配到老五那里,跟着老五种地去吧,党仁弘你太让朕伤心了,朕让儿子代替朕赐你鞭刑五十。以后好自为之。这封信到这就没有了。而党仁弘得知李世民竟然要饶自己一命的时候又开始痛哭。他当然知道,这件事对于李世民来说有多大的压力,如果是被报到长安,那一切就要按律法行事。就算是皇帝也是如此,不然可真就国不国,家不家了。他也明白了,原来这是陛下在自己犯案之前,让他儿子来解救自己,属于私了。“罪民,党仁弘,跪谢陛下隆恩。”说着对着李世民的书信磕了九个头。这对他来说除了没有荣华富贵以外,一点罪责都没有,家人也没有受牵连。只不过就是去李佑那里做个农民而已,这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。这是拿自己的儿子的命换来的。“党仁弘,我阿耶的意思你也看到了,你自己好自为之吧,来人把他架起来。”李慎吩咐人把党仁弘绑起来。“且慢。”党仁弘起身后叫了一声。李慎有些疑惑,怎么地,你这是想要抗旨呢,还是想要跟本王这求求情呢。喜欢贞观小闲王